宿州市泗县证前指导、高效审批 
助力药企高水平换证

发布日期:2025-02-07 15:26 来源:AG官网 阅读: 字体:[大] [中] [小]

一、工作背景

2024年以来,泗县市场监管局聚焦《药品经营许可证》换证工作,通过大力开展“证前指导”,采取提前介入勘验、点对点指导、集中培训的方式提供指导服务,做到监管部门多跑腿、经营企业快换证,大幅缩短企业换证时限,将便民利企举措落到实处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促进药品经营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
2024年3月,泗县辖区登记在册药品经营企业248家,其中52家药品经营企业面临经营期限届满换证问题,涉及经营场所覆盖全县18个乡镇、街道,换证工作占比大、任务重。加之《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,部分药企知识学习更新不到位、管理科学化水平不高,日常经营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管理漏洞,容易出现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、经营场所设置不合理、硬件设施配备不符合规定等诸多问题,极大影响药企换证效率和正常经营。

针对上述问题,泗县市场监管局靠前安排、提前谋划,积极贯彻实施《安徽省药品监管领域行政指导规则》要求,制定印发《泗县市场监管局关于试行“证前指导”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的通知》(泗市监函〔2024〕72号),将药企换证纳入首批服务项目,给予制度保障。在药企正式申请办理《药品经营许证》换证前,根据申请人意愿,提供业务咨询指导、事先现场勘察等服务。通过行政资源关口前移,提升后续行政审批办理效率,降低市场主体办事的制度性成本,促进药企高质量发展,保障药企高水平换证,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。

二、主要举措

(一)提早介入,做到心中有数。

年初,筛查、归集换证药企基本信息,建立换证企业台账。主动与企业对接,组织召开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政企座谈会暨业务培训会,结合办理流程、申报材料、注意事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,窗口人员第一时间对接药企负责人,进行了一对一、面对面的解读和指导,同时按照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》,对涉及现场审核的人员管理、设施与设备、采购与验收、陈列与储存、销售管理、售后管理等176项进行分析讲解。会后通过面对面建立微信群,换证企业在微信群中提出换证疑问,审批人员及时在线答复、释疑。

(二)一线问需,强化个案帮扶。

组织药品审批业务骨干到辖区内经营者年龄偏大、文化水平低的药品企业开展“一对一送服务,面对面解难题”帮扶。其中泗县永寿堂药房负责人年龄偏大、文化水平较低,多次打电话咨询换证事宜,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指导,手把手辅导其整理所需材料,帮助申请人网传申请材料。有企业在换证过程中,因企业发展需要,需要变更企业负责人和经营范围的,监管股室和窗口单位及时对接、沟通,指导企业办理变更事项后再进行换证申请。

(三)精准服务,提升工作效率。

该局统一调度、协调部署,按照企业换证时间节点、经营场所,分区域、分时段对涉及18个乡镇、街道换证企业进行统一换证现场指导检查。现场审核时,按照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》一一核对标准,对发现的问题,现场指导整改方向,督促整改,及时追踪整改效果。整改完成后系统上传换证材料。工作人员“多跑腿”替代了企业的“不跑路”,热情高效的指导和服务,得到了企业的赞誉,大幅提升了换证效率和换证质量。

(四)多点发力,优化部门协作。

该局行政审批窗口、药品监管股室、综合行政执法大队、基层市场监督所四部门跨前一步主动服务,强化与换证企业信息沟通、协作配合,通过现场核查、“三长走流程”、主动指导等方式,切实帮助换证企业缩短了换证办理时间,大幅提升了全县药企换证水平,节约企业整改和重建成本,切实帮助药企群众解决“换证难”问题,避免企业“多次跑”。

三、工作成效

该局创新推出“证前指导”服务,将行政指导服务关口前移,及时梳理掌握重点行业经营主体需求,采取提前介入勘验的方式提供服务,避免换证企业因对审批条件、审批标准了解不足导致的多次整改和重建,提升了后续行政审批办理效率,让企业少走弯路,节省了大量的时间、人力和财力成本,得到了企业的大力赞扬。截至9月,该局已提前完成全县《药品经营许可证》换证工作,未有延迟状况。现场检查时间由52天,节省到18天,原计划全年完成的换证工作任务缩短至9个月完成。截至目前,该局已对52家药企提供换证“证前指导”服务、40家药企提供验收、变更等“证前指导”服务。

四、经验启示

通过“证前指导”工作得到以下启示:

(一)摸清底数是基础

根据工作需求制作台账,利用台账追踪工作进度,防止出现遗漏状况。收集难点和疑问点,制作培训材料,召开培训会,指导规范企业换证过程,减少企业工作量,提高成功率和效率。

(二)宣传引导是重点

坚持宣传先行,拓宽宣传渠道,通过公告、宣传单、微信公众号及电视、电台等媒介,多管齐下,大力宣传推行“证前指导”服务的意义、范围及流程,扩大宣传的覆盖面,向全社会“广而告之”。

(三)协作配合是关键

现场指导部门与许可审批部门要贯彻“把好事办实,把实事办好”的理念,站在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,加强协调配合,确保证前指导与行政许可顺利衔接,实现服务机制协调运转。

(四)探索创新是根本

要结合工作实际,不断健全完善“证前指导”服务机制,广泛收集群众和企业对“证前指导”服务工作及成效的评价意见,持续改进工作,不断提升群众和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